不卡的无码高清的免费,午夜福利色,尤物av无码色av无码,www.密桃色色

資訊中心

當前位置:首頁 / 行業新聞

S基金火爆,我們有一些冷思考

發布時間: 2021-06-24 | 閱讀次數:

2021年5月19-21日,由清科創業、投資界主辦,華發集團聯合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基金合伙人峰會在珠海隆重舉行。現場匯集國內FOFs、政府引導基金、主權財富基金、家族基金、保險機構、銀行資本、VC/PE機構、上市公司等200+LP和萬億級可投資本,共探新經濟下的股權投資之路。


在下午的專場對話中,清科集團合伙人、清科母基金管理合伙人符星華;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黃振雷;尚合資本合伙人樂德芳;鈞山私募股權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共同圍繞“S基金的‘知、行、思、辨’”展開深入探討。


640.webp (1).jpg


以下為對話實錄,經投資界(ID:pedaily2012)編輯整理:


符星華:請大家簡單介紹自己。


黃振雷:我們是北京市的一家市屬特殊功能類企業,股東包括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、中關村發展集團、中信建投證券、首創證券、深交所、銀河證券和海淀國管中心等。主要業務是運營北京的區域性股權市場,按照證券法定義,主要做證券的非公開發行、轉讓,并且給這些私募發行、轉讓提供場所和基礎設施,所以實際上我們是私募證券的市場,發行的產品包括私募股票、債券等。


符星華:謝謝黃總,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是國內唯一一個擁有基金份額轉讓牌照的運營方,下面有請樂總。


樂德芳:我們參與了十幾筆二手份額交易,是市場上比較早把S基金流程和類型都交易過的機構之一,主要集中在人民幣S基金的交易上,今年探索美元S基金。


廖俊霞:大家好,會議議程中顯示鈞山私募股權母基金,大家聽到這個名字可能有點陌生,實際上我們之前是宜信的私募股權母基金,現更名為鈞山私募股權母基金,所以是老團隊新品牌。2017年開始,我們的母基金開始著手S份額業務。過去幾年,市場上大大小小的S份額,我們雖然看了不少,但總體出手的不算多,期望與大家進行深入交流。


符星華:謝謝廖總,清科母基金目前管理規模超過100億,我們之前做S份額的投資蠻多的,陸陸續續做了六十多筆,涉及30多個基金,包括重組接續基金等。臺上幾位都是我們合作比較多的機構,希望跟大家有更多的合作。


說到S基金,大家都說去年是S基金的元年,整個行業還屬于雷聲大、雨點小的情況,大家如何看待S基金市場的整體情況?


黃振雷:我們從2019年開始申請試點,原因是我們看到這是一個潛在需求。當時,國內私募股權市場存量超10萬億,都逐步到了退出期,除IPO外,需要新的退出渠道。


此外,有大批LP面臨一些問題。一是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,超過70%的基金份額持有人都是國有相關資金,包括財政和國有企業等;二是政策變化,如資管新規出臺,導致很多機構沒辦法出資,這部分認繳的份額也面臨轉讓需求。2020年,在我們看來,無論是從賣方市場還是買方市場看,都到了一個爆發的起點,很多機構都在咨詢S份額交易的相關事宜,所以這是一個剛需市場。


符星華:尚合資本這兩年做了不少S基金交易,您覺得現在S基金市場是什么情況?


樂德芳:接著剛才黃總的數據講,從2014年到2020年這段時間,一級股權投資市場的基金規模存量是10萬億。前兩天看到清科研究中心的一組數據,預計未來每年會新增1至1.5萬億,所以整個存量市場需要有流動性的角色去解決流動性的問題,也需要專注從事S基金的機構來補位生態。


S基金并不是中國市場特有的資產類別,上世紀80年代,國外就已出現S基金。S基金是股權投資市場到達一定容量后的必然產物。從歷史角度來說,它是一個長期結構性的機會,它會一直持續存在,而非偶發性。


首先,國內S基金市場從2017年、2018年開始孕育,未來5至10年都是股權市場中不可或缺的參與角色。糾正大多數人對S基金的曲解,S基金是一級市場資產結構的一種形態,是創造增量價值的一類投資行為。有了S基金,一級市場的生態鏈才比較完整,就像歐美股權投資市場的生態鏈一樣。


其次,過去三年,國內很多從事母基金的人開始進入S基金領域,市場化母基金從原來的純投資策略升級到PSD,原因是做S基金必須具備的軟件、硬件條件及對整個行業認知的要求比較高。雖然S基金市場很火,但從設計結構到交易、估值定價、執行、變更完成,真正能落地的團隊并沒有那么多。


廖俊霞:我們的人民幣S基金從2017年開始,之前先做了美元S基金的交易,國際上S基金的發展是非常成熟的,且過去幾年發展很迅速,它并不是機會性的交易,而是私募股權市場上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

雖然,中國S基金市場的發展時間不長,但類型多樣化。比如,美國基本不存在雙幣基金,但中國存在;人民幣基金可以通過S基金的形式重組為美元S基金;或者部分人民幣資產重組時,美元通過QFLP的形式轉化為人民幣基金。這樣復雜交易的案子,在中國S基金市場發展早期就已出現,而且成為市場上非常重要的一種角色。


當然,這種交易對S基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不僅是簡單買S份額的事情,它還涉及更復雜的安排,比如怎么挑選資產組合包,怎么做跨境結構轉換,在不同的LP里如何平衡利益沖突。中國S基金市場的復雜程度不是一級一級往上爬,而是同一時間出現多種復雜型的結構和交易,只有專業的團隊,才能讓市場更豐富、健康和正規化。


符星華:從我們的角度看,雖然說2020年是S基金的元年,但大家對S基金的概念并沒有充分了解。現在做S基金有幾個很大的類別,比如S基金的重組基金是企業老股折扣重組交易,可以設計單幣種,也可以設計雙幣種,里面的合規性和流程性、評估、競價機制都需要引入,這個環節國內能參與的機構是非常少的。


第二,清算期的接續份額。2009年—2011年,中國人民幣基金第一波才整體爆發,所以這些基金在2019年開始陸陸續續進入清算期。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怎么做清算期基金的后續打包、交易和組合,流程怎么走是合規的?LP怎么溝通?也需要一個摸索的過程。


我非常認同廖總所說的,現在整個市場還是多類型齊頭并發的狀態。但從數據統計上來看,去年能操作5筆以上的S基金交易機構僅有幾十家,市場參與者非常少。


符星華:S基金能吸引這么多GP/LP的目光,您能介紹一下現在進場交易的情況嗎?


黃振雷:目前有幾個方面是我們市場能逐步提供的比較好的。第一,流程的合規性。這是吸引規范市場化母基金、LP、財政國資進場的必要條件。流程的合規是在信息披露、交易和資金份額劃轉過程中的必要條件。


第二,安全性。市場還不夠完善,包括中介機構、買方和賣方都不夠多,雙方的信任沒有建立,信息不足夠,最后資金清算過程中怎么保證份額轉讓和基金的交易能夠安全,這是市場要達到的又一功能目標。


第三,政策突破性,這是市場要解決的問題。政策突破主要體現在國有屬性的基金份額層面,在國資、財政兩類基金份額進場后怎么進行信息披露、定價、轉讓、審批,工商怎么變更,許許多多問題都亟需解決。


第四,信息披露。這也是市場短缺的地方,它需要解決底層項目及S基金之間的信息不對稱,把更多數據、信息積累起來,進行分析,并通過私募的方式披露給買方。


第五,管理預期。這是很重要的一點,管理預期更多指的是賣方預期,我們發現很多LP沒有做過S交易,不知道如何定價,如果只看凈值、看資本賬戶、基金估值還不錯,可能成交價、競價結果跟預期不一樣,導致買賣不能成交。當市場形成足夠多的交易后,類似標的和份額的交易就能管理賣方LP的預期,幫助買方和賣方成交。


最后才是價值發現。價值發現是一個結果,不一定取決于評估價格,而是取決于價格交易的機制,買方賣方增多,市場逐漸完善。


在建設市場的過程中,我們一直在推進S基金市場的發展。今年1月份,我們成交了兩單,項目從2020年三四月份開始,過程中不斷對接和推進,逐步看每個流程、制度以及規則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,看LP關心什么,賣方關心什么,怎么減少對GP的干擾,怎么讓GP配合、買方放心,怎么能把線下和線上結合起來,怎么建好數據庫,給買方賦能,這是我們工作的整個過程。


今年1月份成交后,我們立馬和監管部門一起向北京市申請政策,推動國資財政以更合規的方式進場交易。目前我們接觸到的賣方超20家,發現LP確實面臨流動性壓力的問題,我們也在不斷探索,如何滿足各方需求。


而且,整個交易是閉環的,離不開系統,可能有線上盡調,但離不開現場基金的交割、份額變更。目前是基于區塊鏈系統,每個信息的披露都是不可篡改的,通過這種方式讓市場建立更多可信的信息。


還有一個困境,市場生態不夠完善,從去年起,見了無數個說要做S交易的機構。今天符總告訴我成交很少,超乎我們的預期,所以市場還需要冷靜。


此外,中介機構起很重要的作用。以往國有財政評估中,評估機構的價格很重要,但基金份額略有不同,成分更復雜,計價方式不一樣,底層資源更多,所以哪種中介機構可以給市場帶來合理價格的評估,怎么促成交易,整個市場的生態還需要買家、賣家、中介機構、政府一塊建設。我們希望各家LP、母基金、GP多到市場交易,形成市場建設和S基金交易的良性互動,也幫助我們不斷迭代,不斷幫助市場能夠提供更好的規范性和流動性。


符星華:我有一個問題想問黃總,現在入場的標準是什么?


黃振雷:首先,必須是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股權基金;第二,基金或管理人注冊在北京,這是賣方層面。


買方層面,我們市場嚴格控制風險,個人投資者不能進入市場買份額,但可以賣份額。什么機構可以過來買份額呢?基礎要求是機構投資者,具有風險識別承受能力,投資于單只基金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,最近1年內凈資產不低于2000萬元且金融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。當然,依法設立并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投資計劃、基金管理人、社保養老基金等也包含在內。這些機構投資者才能開合作投資者賬戶、登錄系統看份額的詳細信息,最終達成交易,這是市場的門檻。


符星華:黃總介紹得很清楚,歡迎有需求的機構跟北京股權交易中心聯系。樂總原來是做母基金的,為什么選擇做S基金?您怎么看待現在機構的S交易情況?


樂德芳:在原來投資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了一個歷史性的投資資產類別——S基金,且這個資產的出現非常吻合股權投資市場的發展趨勢。


第一,GP們經常把“募資難”掛在嘴邊。一支基金從設計、募集到完全關閉,周期非常長。如果我們單一策略的去投普通基金,其實這支基金給我們的DPI和IRR的表現時間相對較長。但所有母基金背后都有LP,它的屬性要求基金在一定期限內有回報。在這種情況下,S策略在普通基金的基礎上做了升級和迭代,無論是標的的確定性、現金回流速度還是IRR的表現都優于普通基金。


第二,我們發現市場上有非常多地方國資、地方金融控制平臺、國家引導基金、市場化母基金,甚至是家族辦公室也出現了一些流動性需求。既然第一財務表現優異,而且供給端充實,我們認為S基金開始起步了,也長期堅定看好這個賽道帶來的機遇。


過去幾年,市場上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心態變化,原來有很多GP/LP以及不太了解S交易的人,經常會問,“好份額為什么要賣?我自己拿著不就行了嗎?”最近半年,這個聲音小了很多,S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不同LP的訴求,以及解決了非常多GP在募集新基金時DPI表現的訴求,同時可以解決在中國本土出現的特殊結構性產品“幣種轉換”的問題。


由于S基金有這么多功能,所以無論是新老GP、參與非常多市場交易的LP,S基金的管理團隊都是他們的友軍。我們可以跟GP做交易,也可以跟LP做交易,甚至和GP/LP共同商量出共同的解決方案。我們認為,S基金可以為中國的股權一級股權投資市場帶來補位的作用。


第三,未來非常長一段時間,S基金都是增長的市場,我們也希望在這個市場里找到適合我們的資產。


過程中,我們也有一些困惑,現在大家都在聊S基金,十年前全民PE,十年后難道要全民S交易嗎?我們希望這個市場無論是交易場所,還是提供服務的中介機構都可以非常規范、理性。向市場表達尚合資本的一個觀點,無論是LP還是GP,面對現在火爆的S基金交易,要保持平常心。


符星華:廖總,從2017年開始做S基金,可以分享一下你們的投資策略。


廖俊霞:最開始,我們就是買LP份額。早期S基金和晚期S基金不一樣,如果買早期資產,除了底層項目外,會非常注重GP本身的能力。如果買尾盤資產,會更多看資產端,當然也比較關注GP在這種項目里花費的時間。


另外,我們非常重視重組交易。像前面講的,普通LP份額交易,需要類似直投的能力,看清資產,進行估值判斷。做重組交易更為復雜,對團隊的能力鍛煉更為重要。我們看到很多大型海外S基金將更多時間放在復雜和重組的交易上。正是因為這類交易更復雜,競爭也沒有那么激烈。


符星華:做S基金交易,要點和避坑點有哪些?


廖俊霞:總體來說,在中國買資產要復雜的多,尤其是交易的流程,涉及到很多細節。比如最簡單的工商變更,這不應該成為交易的核心,但在過程中就成為了非常重要的點;有條款里對LP交易是不是有優先權、是不是要取得GP同意?程序怎么設定?這些很細節的東西,跟你的投資判斷沒有很大的關系,但交易需要獲得這個程序。


另外,過去幾年大家看到政府引導基金、股權在市場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,這部分也成為未來重要的賣家,因為這部分賣家跟國資相關,所以特殊情況使得流程合規性變的很重要。面對這類資產,市場化買家要怎么參與?未來會非常依賴北京股權交易中心這樣的機構,使得整個流程和交易更規范化。


從投資的角度來說,一是對資產的判斷,無論什么時候它都是最核心的一點。在中國,它的資產結構跟海外有較大的不同,因為海外的資產結構中,并購類占主流,所以這類資產做S交易是能計算現金流的,當然它的定價也相對更有可計算性、可預見性。但在中國的資產,更多的是VC資產,這類資產不太好計算現金流。從這個角度看,跟直投就更為接近。我認為這是在中國做S交易比美元更難的地方,未來的可預見性不是那么可預測、可計算、可衡量。


符星華:從數據看,國內每年的募資規模是1萬億至1.5萬億,所以它還是處于能夠計算出來的一個規模化市場。S基金市場要規范發展,有賴于多方生態圈共同構建市場規則,尤其是交易平臺,去年70%的資金都來自于國有體系的資金,那么通過S基金交易退出的合規性、合法性、交易相關的流程就變得更為重要。北京股權交易中心行業排頭兵的作用愈發明顯,也看到越來越多專注S基金投資平臺的出現,也有越來越多母基金采用除一級市場投資外,二級市場投資以及直接投資的策略,希望市場的交付方式能合規、蓬勃發展。